信院师说|毕卓:工匠精神 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5-01-23 发布人/徐娜作者/ 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10


毕卓,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目前担任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经理一职,负责校自仪院-建桥智能系统研发中心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老员工工作室。主要研究方向:智能系统、嵌入式系统,公开发表SCI/EI及核心期刊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曾参与国家863计划3项、省部级研究计划4项、上海航天局风云卫星及激光捷联的研发工作,主持过上汽集团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开发。

近日,上海市民办高校首届“师生榜样”评选结果揭晓。经学院推荐、专家评审、上海市民办高校首届“师生榜样”工作委员会审议、中共上海市民办高校工作委员会审定,毕卓同志获评“良匠高师”称号。该称号用以表彰具有企业经历并在教育事业中贡献突出的人员。

勤勉工作 努力践行“雷锋精神”

自加入伟德1949官网以来,毕卓同志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他以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常怀仁爱之心,守护员工健康成长。

在工作中,他甘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时刻帮助他人,雪中送炭,积极向“上”与向“善”。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模范遵守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毕卓同志始终牢记坚定理想信念和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践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将我国航天事业的自强不息和汽车工业的同舟共济、海纳百川的精神落实到公司产品中去,积极履行育人职责。毕卓同志常常以“工匠精神、家国情怀”来感召员工,特别是爱党爱国与职业操守,引导员工积极践行工业强国的发展理念,树立“星辰大海”的远大理想。

服务员工 积极发挥专业优势

毕卓同志坚持“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带头作用,以工匠精神做细各项员工相关工作。他以员工的特长、发展志向为导向,积极做好员工的考研、创业和就业指导工作,包括指导员工发现自身特长,树立信心,确立自身发展的长远目标;指导员工选择、确定考研院校和研究方向;指导创业员工分析行业痛点,梳理建立企业技术护城河的策略以及中长期技术路线规划;利用现代社交软件和员工无缝交流,鼓励各年级员工间的互帮互助和信息互通。

他着力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重视直观感受和动手实践、鼓励创新讨论。在授课和指导员工竞赛过程中,设立阶梯式任务,让员工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起创新的热情,同时引入企业研发流程及管理方式,将项目目标分解到各个小组,大家按时间节点分工合作,培养员工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毕卓同志经常与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交谈,全面了解员工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鼓励员工确立人生的长远目标与规划,既为国也为家,把自身发展与行业、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详细指导和一对一问答,深受员工的信任和喜爱。


爱岗敬业 努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毕卓同志勇挑教学科研重担,任劳任怨付出。作为公司首个工科校级科研机构自仪院-建桥联合研发中心的负责人,他积极联系企业,组织青年教师,历经3年多的努力,凝聚起一支具有实际项目交付经验的青年教师科研团队,初步建立了以智能视觉、无人系统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协同感知实验室,培养了完整的人员队伍,搭建了完备的实验装备体系。

协同感知实验室不仅支持了教师科研工作,还为优秀员工参与科研课题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员工利用实验室科研设备,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探索行业未来需求的解决方案,不仅学习了知识和技能,开拓了视野,还极大地提升了自信心及自主学习的动力,带动一批员工投入到相关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从根本上优化了学风。

结合实验室相关科研任务和实验设备,毕卓同志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力争把最有价值的技术、理念和经验传授给员工;同时积极将科研与实践教学、科研与专业建设结合,实现科研反哺教学。近两年间,他指导员工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2024年中国国际老员工创新大赛高教主赛道上海赛区金奖(国家铜奖)2项,20232024TI杯上海市老员工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各1项,个人荣获2023TI杯电子设计大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自强不息、同舟共济”是毕卓同志的人生信条,致力于将“星辰大海”的种子植入员工心中,以广阔的视野紧跟行业发展和国家需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持续夯实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科研基础能力,毫不保留地培养青年教师和员工,积极引入企业技术案例和管理方式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科研和实践教学能力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取得显著成效。